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한국어 | 日本語
2021年6月22日 15時37分
Share:
优趣汇:日妆产品成功背后的操盘手

香港, 2021年6月22日 - (亚太商讯) - 相信大多数人的童年,或多或少都受日本动漫影响过,从早年的龙珠、宝可梦、灌篮高手,到近十年的火影、海贼王,日本动漫是80-90后人们的共同回忆。





图片来源:网络

图片来源:知乎,靠谱熊姐的小窝

图片来源:优趣汇招股书

图片来源:优趣汇招股书

数据源:公司招股书


除了动漫,日本的很多产品都在匠人精神的打磨下,因为优质而有口皆碑。

比如在消费电子领域,日本的公司是苹果崛起之前的消费电子之王,当年能拥有一台索尼电视机或者任天堂GameBoy,是一件足以吹嘘很久的事情。

当然,还有日本的日化产品,始终深受国人欢迎。自从国家2014年放松境外贸易的政策以来,资生堂、尤妮佳等海淘产品在中国越来越走俏。

我们今天要介绍的主角 —— 优趣汇,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强势崛起。

一、行业背景

2014年可以说是跨境电商的元年。这一年,政府出台一系列支持跨境进口在线零售的政策,例如设立跨境在线零售试验区,放宽进口商品的审批程序,降低保税仓的税率等等。

这一连串的政策解放了国人对于境外优质产品的需求,根据灼识咨询的数据,从2014年起,中国海外快消品的市场规模从564亿快速上升至2019年的3234亿,年复合增速高达41.8%。

互联网巨头也相继入局,阿里在2014年成立天猫国际,网易在2015年成立网易考拉,京东也在同年推出京东全球购,没有人想错过跨境电商的红利。

优趣汇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机会。

2014年,刚成立4年的优趣汇开始进入跨境电商市场,他们首先选择的品类是日本快消品。原因很简单,在每年入境的众多海外产品中,日本品牌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始终稳居第一,而快消品的消费频次又是最高的。

选对了赛道后,优趣汇吃到了行业的红利,成长速度很快,并陆续与尤妮佳、资生堂、高丝等优秀的国际品牌商进行合作。根据招股书披露,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公司已为28个品牌合作伙伴提供品牌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涉及66个品牌),其中58个品牌来自日本。

其中最出名的是合作超过五年的尤妮佳。尤妮佳在日本家喻户晓,主要生产纸类日用品,比如说纸尿裤、卫生巾等,其2019年的收入在日本排名前三,我们所熟悉的卫生巾品牌苏菲,就是尤妮佳旗下子品牌。

在推广产品的过程中,优趣汇就好像他的名字一样,注重「优质」和「趣味」,经常会推出一些有趣又实用的产品。

例如在日本国内很出名的小林制药,也是优趣汇的合作伙伴。小林的产品常常以创意而闻名,之前出品的洗眼液也因为宇宙大甜甜的使用而在网上爆火了一把。

借助行业红利和自身精准的产品选择,优趣汇在过去几年成长很快。根据灼识咨询报告,以2019年通过电子商务管道在中国出售的日本品牌快速消费品GMV计,公司是中国排名第一的品牌电子商务解决方案提供商,市场份额为5.5%。

二、业务介绍

从优趣汇的成长历程中,我们不难发现,跨境电商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品类的选择,而选品的背后反映出来的是公司对于市场的深刻洞察。

优趣汇的创始人王勇有着20年以上的日本跨境贸易经验,长期的行业浸淫,让优趣汇可以精准的匹配国人的需求和合适的产品。

事实上优趣汇的选品能力相当出色,在26个长期合作的品牌供货商中,除了像资生堂、尤妮佳这些闻名中外的大牌之外,有不少是优趣汇自己挖掘的品牌。

这些品牌一开始并不出名,但是靠着产品本身过硬的质量,再加上适当的运营之后大放光彩,比如说江原道、艾天然和蓓欧菲等等。

这也带出了跨境电商成功的另外一个关键词 —— 运营

运营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如何精准把握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如何灵活运用日新月异的营销方式刺激消费等,都在考验运营公司的技巧和手段。

零售行业早已过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年代,一款好的产品想要成功,产品力和营销方式同样重要。而营销手段的更迭很快,从过去的单纯花钱买流量式曝光,到现在小红书、抖音等内容平台上的KOL带货,每一步都在考验电商公司的运营能力。

而对于远在日本的境外品牌来说,想要打开中国市场,优趣汇就是他们在国内运营商中的首选。

而运营,恰恰也是优趣汇的强项。从成立伊始,优趣汇就打造了一整套从品牌分析、商品经营,到数字营销、客户服务、物流管理的一站式运营体系。借助这套体系,优趣汇可以清晰的洞见用户需求,然后去寻找对应的品牌产品,然后在线开设店铺,进行销售。

被再而三的验证成功的这套体系,即使优趣汇没有了这些品牌,还可以用同样的方法去运营其他产品;而这些牌子要进入中国,离不开背后本土化的运营推手--优趣汇。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

比如2018年,舒蔻、安速及牛乳石碱这三个品牌,在经过优趣汇的整合营销之后,在中国的平均收入从2018年的1860万元,增长至2019年的3540万元和2020年的4570万元,涨幅成跨越式的增长。

再比如2019年双十一,小林清新口气咀嚼丸在优趣汇的运营下,成为天猫国际口香糖子类别的销量第一。2020年的双十一,小林海外旗舰店在天猫的口香糖子类别中排名第一。

优趣汇点石成金的手段不止于此。

通过精准的选品、高效的运营形成自身的护城河后,过去三年,优趣汇的收入稳定增长,经营利润也非常稳定。

部分投资者对报告期内股东TCI此前投资的优先股所带来的「账面亏损」表示质疑,但,且不论「账面亏损」是因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不同计量方式倍受影响,在2018至2020年三年间调整后净利均达到1亿元以上。再者,优先股这个特殊权利已在2020年12月31日终止,对后续财报不会产生影响。

公司的实力是得到市场的一致认可的。优趣汇作为天猫国际2020年第一期招商合作伙伴,并获得了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易购等多个平台颁发的奖项。

三、未来计划

零售行业竞争是激烈的,优趣汇在日本快消品市场份额虽排名第一,但是市占率也仅有5.5%,这对于优趣汇来说,既是风险,也是机会。

机会在于,优趣汇可以继续打磨自己的运营体系来扩大市场份额。

对于未来,优趣汇有一连串的发展计划。

首先是拓展原有的体系,在运营上尝试更多的方案。例如营销方面,2019年成立的MCN子公司栗豚文化,开始逐步培养美妆和个护领域自己的KOL,并且在抖音、小红书、微博、淘宝中进行新型营销。

在技术上,优趣汇也做了更多的尝试。2020年,优趣汇成为了阿里的品牌数据银行认证服务商,意味着优趣汇可以访问阿里数据银行中的各种数据,并且使用各种分析工具。

通过这些资料和分析工具,优趣汇可以更深刻的洞察用户需求,以及不同用户的偏好和习惯,针对客户群体做出定制化的精准方案。

当然还有最近两年很火的C2M模式。凭借对用户和品牌的熟悉,优趣汇反其道而行之,通过对客户和品牌的分析进行反向定制来增加客户粘性。

除了纵向深挖,优趣汇还在横向上去进行拓展。

既然有成熟的运营体系,为什么不用到美国或者韩国的产品上呢?

优趣汇在未来也计划将成功的经验移植到欧洲、美国及东南亚的品牌上,同时将品类拓展到美妆和护肤品之外,这部分的跨境市场还有很大增长空间。

通过深化运营、提升技术来修炼内功,同时横向拓宽品类,这样的优趣汇,未来成长值得期待。

(文章转载自港股丫丫圈)



Topic: Press release summary Sectors: Retail & eCommerce
https://www.acnnewswire.com
From the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Copyright © 2024 ACN Newswire. All rights reserved. A division of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Latest Press Releases
标普高度评价复星重返美元债  
Nov 25, 2024 09:54 HKT/SGT
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合并新进展 协同效应位居行业第一  
Nov 24, 2024 18:01 HKT/SGT
Daeshin MC Co., Ltd.推出清洁解决方案 从工业现场到公共设施营造宜人的室内环境  
Nov 24, 2024 08:00 HKT/SGT
达丰设备服务有限公司 公布2024/25中期业绩  
Nov 22, 2024 19:35 HKT/SGT
透云生物莱茵衣藻获国家卫健委新用途许可  
Nov 22, 2024 14:41 HKT/SGT
每个人都需要一场《破-地狱》- 当我们谈论死亡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Nov 20, 2024 21:51 HKT/SGT
「Yahoo Finance Invest Asia 2024:投资变革与突破 - 开创崭新视野」盛大举行  
Nov 20, 2024 21:19 HKT/SGT
爱康医疗三度荣膺北京市科技一等奖 推动髋关节发育不良诊疗技术革新  
Nov 20, 2024 19:12 HKT/SGT
第14届「亚洲物流航运及空运会议」圆满结束  
Nov 19, 2024 21:57 HKT/SGT
健倍苗苗公布二零二五财年中期业绩 纯利飙升53.4%至95.9百万港元  
Nov 19, 2024 20:23 HKT/SGT
更多新闻发布 >>
 Events:
More events >>
Copyright © 2024 ACN Newswire -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Home | About us | Services | Partners | Events | Login | Contact us | Cookies Policy | Privacy Policy | Disclaimer | Terms of Use | RSS
US: +1 214 890 4418 | China: +86 181 2376 3721 | Hong Kong: +852 8192 4922 | Singapore: +65 6549 7068 | Tokyo: +81 3 6859 8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