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한국어 | 日本語
2021年8月19日 18時11分
Share:
中国华融引战增资释放四大信号

香港, 2021年8月19日 - (亚太商讯) - 中国华融于8月18日发布公告,宣布公司分别与中国中信集团有限公司(「中信集团」)、中保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信达」)及远洋资本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了投资框架协议。公司拟通过新发行股份的方式引入上述战略投资者。

战略投资者的的引入,将进一步补充华融的核心资本,让公司能够全力投入不良资产主业的发展,持续改善公司经营效益。同时,此次引入战略投资者,也说明华融在历经赖小民事件后已经涅盘重生,从多个方面向市场传递了释放了积极的信号。

基本面持续改善 发展路径逐步清晰 为引战增资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中国华融是中国国有大型非银行金融企业,也是首批设立的资产管理公司(AMC),但在赖小民任期内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激进经营、无序扩张的局面,积累了大量风险盈利能力大幅下滑。

2018年4月,华融在新任董事长王占峰执掌下,按照监管要求,稳定经营、稳定流动性、稳定员工队伍,肃清流毒,风险化解与主业发展同步推进,围绕「救助性金融提供者、大不良资产经营者、特色金融产品服务商」的战略定位,向「聚焦主业、回归本源」的发展路径转型。由于近年宏观环境下行,转型难度加大,不过从主业表现看,华融核心业务、不良资产主业保持平稳且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17年至2019年,华融不良资产主业收入占集团收入的比重从53.8%增长至62.0%。根据2020年中报,华融的不良资产主业用50%的规模创造了超60%的收入、超190%的税前利润,母体不良资产主业盈利能力不容小觑。

根据中国银保监会对金融资产管理公司(AMC)逐步退出非主业、消化历史包袱、化险减肥的要求,华融持续对旗下持牌机构、境内子公司等进行处置和压减,从而减少对母公司净资本的消耗,及时「止血」。自2020年4月8日以来,华融陆续发布多项公告,拟对其旗下的持牌金融机构进行重整减负,涉及的主体包括华融中关村不良资产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华融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和华融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此外,华融还公告了华融华侨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华融国际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华融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等子公司的处置计划,以实现进一步的化险减肥。

目前,华融通过持续减肥化险,非金子公司调整基本完毕,国际业务条线也完成管理整合,金融子公司牌照布局优化进展顺利。同时,华融持续推进消化历史包袱,加快清收处置进度,风险敞口有较大压降。经过一系列艰难调整,华融终于实现轻装上阵、聚焦主业,公司提升资产质量,强化核心竞争力的目的也基本达到。

至此,华融发展路径逐步清晰,开启价值提升空间。本次增资中,华融的资产质量也得到了战略投资者的认可。据相关消息称,战略投资者愿意在华融当前股价的基础上,给予一定的溢价,战略入股华融。

战投国资背景实力雄厚 显著提升华融竞争实力 华融迎接战略发展新生
本次引入战略投资者计划的顺利实施,预计将使华融的资本金得到有效补充,进一步提高公司资产质量,修复财务指标,为公司后续开展相关资本金业务提供切实的保障。同时,确认信用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既夯实了华融的资产价值,又增强了公司风险资产处置的财务基础。本次引入的数家战略投资者,也将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公司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亦可充分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

根据公告,华融此次引入的战略投资者包括中信集团。中信集团为综合实力领先的金融集团,其在国内外金融领域已广泛布局,业务布局涉及银行、证券、信托、保险等领域,华融则为中国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之一,双方具有较强的协同效应。未来华融可与中信集团等核心战略投资者充分产生共鸣,在客户资源、运营管理、人才建设等方面充分沟通交流,产生协同,盘活存量资产、优化资源分配,双方的战略合作将充分服务国家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战略部署,实现互利共赢。

可以看到,本次引战增资交易是未来步入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起点。通过本次增资引入战略战略投资者,华融的资本金将得到大幅补充,公司未来的业务发展得到有效保障。同时,华融预计将投放较大规模资金于不良资产经营主业,以提高公司整体运营能力,改善当前盈利水平,实现中长期良好发展趋势。

战投看好行业发展前景 华融市场地位未变仍处于赛道头部
华融此次引战,一方面可充分使用管理和资源提高华融竞争力和内生的发展动力,以「输血」的方式培育长期的「自我造血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公司利润获取能力、最大化股东投资回报率,实现长远发展。

战略投资者作为市场化的机构,选择通过市场化定价方式增资华融,必然经过深思熟虑。这充分说明了战略投资者对华融市场地位、成长空间持乐观态度,对华融的投资价值充分认可。战略投资者的入局,也将进一步资本市场对华融的投资信心。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银行等金融机构面临资产质量下行的压力,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规模和处置不良贷款规模持续上升,对不良贷款的处置需求越来越大。根据银保监会的数据显示,中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从2015年的1.27万亿元上升至2020年的2.7万亿元,CARG约16.21%;处置不良贷款2015-2020年的CARG约55.77%,2020年处置不良贷款规模约3.02万亿元。此外,由于新冠疫情的冲击,部分中小企业经营面临困难,进一步增加了银行不良贷款规模。

在不良资产增多的背景下,身为国内四大AMC之一,华融重回擅长的不良资产赛道,市场地位和主业能力仍不容小觑,优势显而易见。本次增资后,预计华融将投放较大规模资金于不良资产经营主业,以提高公司整体运营能力,改善当前盈利水平,实现中长期良好发展趋势。

华融引战增资模式不失为市场化、法治化化解金融风险的一条新路径
最近最值得市场领会的一次会议是8月17日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会议提出,「 确保经济金融大局稳定,意义十分重大。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系统观念,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统筹做好重大金融风险防范化解工作」,重点强调了重大金融风险化解。此次华融引战及时修复了市场信心,更重要的是,这是市场化法治化化解金融风险的一次有益探索,也为今后类似金融机构的风险处置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

2018年以来,关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改革的传言不断,监管机构因赖小民案件关注到AMC监管机制上存在的短板漏洞,近年来加强对不良资产行业监管,要求各大资产管理公司业务上回归本源、回归主业,并在2019年进一步加强了对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的监管要求。在华融探路成功,理顺管理机制后,未来不排除其他金融机构也会仿照华融路径,通过市场化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优化股权结构。

同时,此举打破了此前市场对中国政府支持华融的怀疑。中信集团成立于1979年,旨在帮助进行经济改革试点,是中国国务院直接监管的部级金融集团。中保投资、中国人寿、中国信达和远洋资本等战略投资者也均属国资背景。上述信息均传递出一个积极的信号——国家对华融的支持未变,只是方式发生了改变,而这样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式可能会成为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可行路径。

来源:彭博终端机新闻


Topic: Press release summary Sectors: Daily Finance
https://www.acnnewswire.com
From the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Copyright © 2024 ACN Newswire. All rights reserved. A division of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Latest Press Releases
顺丰控股成功在港上市 开启高质量可持续增长加速度  
Nov 27, 2024 16:07 HKT/SGT
顺丰控股今日挂牌 打造物流行业亚洲发展标杆  
Nov 27, 2024 15:33 HKT/SGT
走进让·米歇尔·巴斯奎特的世界  
Nov 27, 2024 13:00 HKT/SGT
佳明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公布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之中期业绩  
Nov 26, 2024 21:54 HKT/SGT
SG GO推出领先的SG Arrival Card (SGAC) 服务 为台湾旅客提供便利  
Nov 26, 2024 16:29 HKT/SGT
'依拉环素临床应用综合评价项目'终期报告发布  
Nov 26, 2024 11:04 HKT/SGT
福瑞泰克赴港IPO 上汽北汽东风吉利等多家头部车企为股东  
Nov 25, 2024 14:34 HKT/SGT
标普高度评价复星重返美元债  
Nov 25, 2024 09:54 HKT/SGT
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合并新进展 协同效应位居行业第一  
Nov 24, 2024 18:01 HKT/SGT
Daeshin MC Co., Ltd.推出清洁解决方案 从工业现场到公共设施营造宜人的室内环境  
Nov 24, 2024 08:00 HKT/SGT
更多新闻发布 >>
 Events:
More events >>
Copyright © 2024 ACN Newswire -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Home | About us | Services | Partners | Events | Login | Contact us | Cookies Policy | Privacy Policy | Disclaimer | Terms of Use | RSS
US: +1 214 890 4418 | China: +86 181 2376 3721 | Hong Kong: +852 8192 4922 | Singapore: +65 6549 7068 | Tokyo: +81 3 6859 8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