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香港, 2019年6月27日 - (亞太商訊) - 食糖、塑膠、鋼鐵、海鮮……這些商品的網上交易中都閃現著卓爾的身影。
以運營漢口北小商品批發市場聞名的卓爾智聯,悄然間從線下走到線上,成了中國B2B電商交易服務領域的“大鱷”。資料顯示:2018年卓爾智聯旗下平台完成白糖交易546萬噸,占全國食糖消費量的三成以上;完成繭絲(桑蠶繭絲綢及其副產品)交易額30億元,占中國蠶繭總銷售額近26%;鋼材業務上線半年多,交易額突破140億元……
目前,卓爾智聯已擁有知名跨境電商“蘭亭集勢”、農產品電商深圳“中農網”、化工及塑膠原材料交易平台“化塑匯”、鋼鐵等黑色系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卓鋼鏈”、海鮮交易平台“海上鮮”、全球大宗交易平台CIC等多個B2B交易服務平台,交易規模突破6000億元。
4月底公佈的卓爾智聯2018年年報顯示,2018年度營業收入561億元,同比增長153%,其中供應鏈管理及貿易業務收入占總收入的96.8%,傳統的物業、房租等收入占比不到3%。轉型後的卓爾智聯以全新的形象,矗立在中國產業互聯網的潮頭。
深耕產業互聯網 千年產業迎來新風口
5月20日,廣西宜州,中國最大的蠶繭養殖地。
10時許,德勝鎮上坪村的蠶農羅鳳豔踩著三輪車,將100斤鮮繭送到中農網在該鎮所設的收購區。過磅登記後,收購數量、價格等資訊自動輸入系統,隨後,她領到一張會員卡。
“每張會員卡綁定的銀行帳戶均與武漢眾邦銀行支付系統相通,眾邦銀行收到指令後會自動打款給蠶農,中間不經過任何人。”收購商韋年光負責5個村的蠶繭收購,種植面積近萬畝,會員蠶農1000多戶。
15時許,一車蠶繭被運往與中農網合作的蠶絲加工企業——宜州宏基絲綢有限公司。再次過磅登記後,七成蠶繭運往車間加工,剩餘三成烘烤存儲。
在加工車間,抽絲、複搖、整理、包裝,一框框蠶繭變成了一袋袋重60公斤的生絲,每個袋上貼有一個二維碼標牌,手機一掃,產地、等級、生產日期等資訊一目了然。烘烤過的幹繭,則被送往一個存儲量達1000噸的倉庫。中農網宜州分公司負責人表示,從採購、加工到銷售,每個環節的資訊都及時傳給了中農網,後台大資料能自動分析比對每一個合作廠家發佈的銷售資訊,精准無誤。
廣西蠶繭年產量約40萬噸,占全國蠶繭總產量的一半,中農網在廣西設置30個收購點和32個倉庫,攜手廣西近70%的絲綢生產廠家,搭建了全國最大的桑蠶繭絲綢交易平台。登錄中農網蠶絲專區,全國各地待銷的蠶繭、生絲、綢緞、絲綿、條吐、蠶蛹等品種的數量、品類、價格一清二楚,用戶可直接在平台上下單交易。
“中農網讓這個聞名於絲綢之路、擁有2000多年歷史的傳統產業發生了深刻變革。”宜州蠶繭採購商黃忠偉坦言,過去蠶絲市場最大的痛點就是資訊不對稱、不透明,即便同一地區,每公斤蠶繭價格會相差5元到10元,採購商一旦高價拿貨,就會因銷售難出現虧損,拖欠蠶農貨款。如今,中農網聯合金融機構從源頭介入,先向農民支付貨款,緩解採購商資金壓力;利用互聯網大資料等智慧科技,在收購、加工、倉儲、運輸等每一個環節建立追溯體系,實現交易資訊公開透明,同時還提供倉儲、物流等服務,讓客戶根據自身需求,更加靈活地交易。
卓爾智聯相關人士表示,中農網蠶絲模式成功實踐了一條以貨權為抵押的融資模式,並被複製推廣到各大行業,對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發揮了重要作用。
降本增效 打造產業風向標
卓爾智聯聯席CEO齊志平表示,大資料智慧生態平台產生的協同效應能夠推動企業爆發式成長,其中關鍵一環是降本增效。公司通過大資料、雲計算、智慧科技等技術介入產業的每個環節,實現線上線下資源要素協同發展,打造出全新的交易生態,從而降低企業交易成本。
按照這一思路,中農網深度介入白糖、蠶絲、水果、板材等六大農產品產業鏈,成效顯著。
以白糖為例,公司利用大資料預測白糖需求,實現訂單“前置”,採用“慢物流”的運輸方式降低物流成本。過去,糖廠生產後會急於找買家,如今通過中農網精准掌握了市場需求,可以先存儲,也可以改火車、汽車運輸為船舶運輸,讓貨物在船上漂泊10多天,上岸後即發貨,做到零庫存,降低了倉儲、運輸成本。同時,在精准預測的前提下,白糖到銷售地後直接對接分銷,省去了傳統的進倉、分銷環節,物流成本進一步降低。
資料統計顯示,中農網深度介入白糖行業後,使其流通週期從過去的7天至15天縮短至1天至3天,每噸糖的購銷成本從25元/噸降低到7元/噸。
2018年,中農網實現平台交易總額887億元,發貨量約678萬噸,一躍成為中國最大的農產品電商交易平台,其白糖使用者涵蓋全國1萬多家大型企業、7萬多家中小企業以及終端門店,成為中國白糖交易的風向標。
中農網模式成功後,卓爾智聯將其推廣運用至化塑匯、卓鋼鏈、海上鮮等B2B平台,帶動更多行業降本增效。
業內人士稱,國內大量傳統產業集中度低、人工成本高,迫切需要借助互聯網大資料、智慧技術等提升服務和競爭力,這個萬億級的市場吸引了包括阿裡巴巴、騰訊等各路資本大舉殺入。但目前,絕大部分平台降本增效並不明顯,根據《2018年產業互聯網白皮書》,國內30%的B2B交易平台僅提供資訊和資訊撮合服務,50%平台對客戶來說價值不大,還有10%基本屬於假平台或處於僵屍狀態。
反觀卓爾智聯,介入全產業鏈、提供增值服務、降低各項成本的模式,切實發揮了降本增效作用,在大宗商品的“賽道”上快速超車。
從並購賦能到自主創建 搶灘萬億市場
卓爾智聯為什麼要從產業地產向產業互聯網轉型?
“2014年前後,線下小商品批發受到網購的巨大衝擊。”卓爾智聯相關人士回憶,當時,線下批發增長乏力,公司經過詳細的市場調研,決定向線上拓展業務。2015年8月,1號店創始人于剛加盟卓爾,出任卓爾智聯董事局聯席主席,並個人出資2000萬美元入股卓爾智聯,成為公司轉型的重要分水嶺。
2016年,卓爾智聯創始人閻志在第三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發佈《卓爾全球智慧交易平台戰略》時提出,要通過智慧化商業交易生態圈,形成開放、高效的中國最大B2B交易平台,同時做大服務平台,形成完善的物流、金融、供應鏈管理等服務鏈條。
起初,卓爾智聯從擅長的小商品批發業務入手,將漢口北等批發市場搬上網,先後推出了卓爾購、卓集送、卓爾金服、卓爾雲倉等交易服務平台。截至2018年底,全國共有1576家批發市場、46萬家商戶及498萬註冊用戶入駐了卓爾購,進行線上批發交易;卓集送全年的累計訂單突破6700萬單,為20萬貨主提供物流運輸等服務;卓爾金服則圍繞數十萬客戶,借助線上平台充分解決商戶融資問題;卓爾雲倉覆蓋40多個城市,監管存貨倉庫260家,貨物總數約106萬噸。
轉型第一戰成功後,卓爾智聯將目光轉向了大宗商品。
“化工、鋼鐵、農產品等大宗商品是生產生活的基礎資料,市場體量在萬億以上,而行業B2B資訊化程度低,還沒有出現巨頭,成長空間巨大。”卓爾智聯相關負責人如是說。隨後兩年,卓爾智聯開展系列收購,將中農網、化塑匯等平台攬入懷中。
2018年,卓爾智聯開始自主經營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投資自建了卓鋼鏈,上線當年就實現主營收入57億元,成為國內少有的同年上線、同年盈利的鋼鐵B2B交易平台。當年10月,卓爾智聯攜手國際知名企業和機構在新加坡上線了CIC,打造化工、有色金屬等大宗商品B2B交易平台,運營8個月來,為中國、瑞士、澳大利亞、印度、馬來西亞等數十個國家的近萬名客戶提供服務,交易額逾40億美元。
今年5月,卓爾智聯與日本丸紅株式會社合資成立的國際供應鏈金融公司“卓紅金服”在新加坡上線,聯手拓展國際供應鏈金融業務。
“卓鋼鏈、CIC的成功運營,說明卓爾智聯已具備了在全球經營大宗商品交易B2B平台的能力和實力,為卓爾智聯向產業互聯網轉型提供了巨大的增長空間。”齊志平表示,2015年至2018年,公司營收從10億元增至561億元,4年增長了55倍,實現裂變。當前,卓爾智聯已構建一個完整的B2B智慧交易服務平台矩陣,躍入中國千億級產業互聯網陣營。下一步,公司將加速發展,在B2B萬億級市場的藍海中開闢更廣闊的天地。(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雷闖 通訊員 桂延松)
Topic: Press release summary
Source: ZALL Smart Commerce Group Ltd
Sectors: Transport & Logistics, Exchanges & Software, Retail & eCommerce, Daily Finance, Cloud & Enterprise, Daily News, Banking & Insurance
https://www.acnnewswire.com
From the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Copyright © 2024 ACN Newswire. All rights reserved. A division of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