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香港, 2021年8月19日 - (亞太商訊) - 中國華融於8月18日發佈公告,宣佈公司分別與中國中信集團有限公司(「中信集團」)、中保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國人壽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中國信達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信達」)及遠洋資本控股有限公司簽署了投資框架協議。公司擬通過新發行股份的方式引入上述戰略投資者。
戰略投資者的的引入,將進一步補充華融的核心資本,讓公司能夠全力投入不良資產主業的發展,持續改善公司經營效益。同時,此次引入戰略投資者,也說明華融在歷經賴小民事件後已經涅槃重生,從多個方面向市場傳遞了釋放了積極的信號。
基本面持續改善 發展路徑逐步清晰 為引戰增資創造了條件、奠定了基礎 中國華融是中國國有大型非銀行金融企業,也是首批設立的資產管理公司(AMC),但在赖小民任期内的快速發展過程中,出現了激進經營、無序擴張的局面,積累了大量風險盈利能力大幅下滑。
2018年4月,華融在新任董事长王占峰执掌下,按照監管要求,穩定經營、穩定流動性、穩定員工隊伍,肅清流毒,風險化解與主業發展同步推進,圍繞「救助性金融提供者、大不良資產經營者、特色金融產品服務商」的戰略定位,向「聚焦主業、回歸本源」的發展路徑轉型。由於近年宏觀環境下行,轉型難度加大,不過從主業表現看,華融核心業務、不良資產主業保持平穩且盈利能力持續提升。2017年至2019年,華融不良資產主業收入占集團收入的比重從53.8%增長至62.0%。根據2020年中報,華融的不良資產主業用50%的規模創造了超60%的收入、超190%的稅前利潤,母體不良資產主業盈利能力不容小覷。
根據中國銀保監會對金融資產管理公司(AMC)逐步退出非主業、消化歷史包袱、化險瘦身的要求,華融持續對旗下持牌機構、境內子公司等進行處置和壓減,從而減少對母公司淨資本的消耗,及時「止血」。自2020年4月8日以來,華融陸續發佈多項公告,擬對其旗下的持牌金融機構進行重整減負,涉及的主體包括華融中關村不良資產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華融消費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和華融國際信託有限責任公司。此外,華融還公告了華融華僑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華融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華融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等子公司的處置計劃,以實現進一步的化險瘦身。
目前,華融通過持續瘦身化險,非金子公司調整基本完畢,國際業務條線也完成管理整合,金融子公司牌照佈局優化進展順利。同時,華融持續推進消化歷史包袱,加快清收處置進度,風險敞口有較大壓降。經過一系列艱難調整,華融終於實現輕裝上陣、聚焦主業,公司提升資產質量,強化核心競爭力的目的也基本達到。
至此,華融發展路徑逐步清晰,開啟價值提升空間。本次增資中,華融的資產質量也得到了戰略投資者的認可。據相關消息稱,戰略投資者願意在華融當前股價的基礎上,給予一定的溢價,戰略入股華融。
戰投國資背景實力雄厚 顯著提升華融競爭實力 華融迎接戰略發展新生 本次引入戰略投資者計劃的順利實施,預計將使華融的資本金得到有效補充,進一步提高公司資產質量,修復財務指標,為公司後續開展相關資本金業務提供切實的保障。同時,確認信用減值損失和公允價值變動損失,既夯實了華融的資產價值,又增強了公司風險資產處置的財務基礎。本次引入的數家戰略投資者,也將有利於進一步推進公司完善現代企業管理制度,亦可充分保護中小股東的利益。
根据公告,華融此次引入的戰略投資者包括中信集團。中信集團為綜合實力領先的金融集團,其在國內外金融領域已廣泛佈局,業務佈局涉及銀行、證券、信託、保險等領域,華融則為中國四大資產管理公司之一,雙方具有較強的協同效應。未來華融可與中信集團等核心戰略投資者充分產生共鳴,在客戶資源、運營管理、人才建設等方面充分溝通交流,產生協同,盤活存量資產、優化資源配置,雙方的戰略合作將充分服務國家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戰略部署,實現互利共贏。
可以看到,本次引戰增資交易是未來步入高質量轉型發展的重要起點。通過本次增資引入戰略戰略投資者,華融的資本金將得到大幅補充,公司未來的業務發展得到有效保障。同時,華融預計將投放較大規模資金於不良資產經營主業,以提高公司整體運營能力,改善當前盈利水平,實現中長期良好發展趨勢。
戰投看好行業發展前景 華融市場地位未變仍處於賽道頭部 華融此次引戰,一方面可充分使用管理和資源提高華融競爭力和內生的發展動力,以「輸血」的方式培育長期的「自我造血能力」,同时可以提高公司利潤獲取能力、最大化股東投資回報率,實現長遠發展。
戰略投資者作为市場化的機構,選擇通過市場化定價方式增資華融,必然經過深思熟慮。這充分說明了戰略投資者對華融市場地位、成長空間持樂觀態度,對華融的投資價值充分認可。戰略投資者的入局,也將進一步資本市場對華融的投資信心。
隨著中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銀行等金融機構面臨資產質量下行的壓力,中國銀行業的不良貸款規模和處置不良貸款規模持續上升,對不良貸款的處置需求越來越大。根據銀保監會的數據顯示,中國銀行業不良貸款餘額從2015年的1.27萬億元上升至2020年的2.7萬億元,CARG約16.21%;處置不良貸款2015-2020年的CARG約55.77%,2020年處置不良貸款規模約3.02萬億元。此外,由於新冠疫情的衝擊,部分中小企業經營面臨困難,進一步增加了銀行不良貸款規模。
在不良資產增多的背景下,身為國內四大AMC之一,華融重回擅長的不良資產賽道,市場地位和主業能力仍不容小覷,優勢顯而易見。本次增資後,預計華融將投放較大規模資金於不良資產經營主業,以提高公司整體運營能力,改善當前盈利水平,實現中長期良好發展趨勢。
華融引戰增資模式不失为市場化、法治化化解金融風險的一条新路徑 最近最值得市場領會的一次會議是8月17日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会议提出,「 確保經濟金融大局穩定,意義十分重大。要堅持底線思維,增強系統觀念,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原則,統籌做好重大金融風險防範化解工作」,重點強調了重大金融風險化解。此次華融引戰及時修復了市場信心,更重要的是,这是市場化法治化化解金融風險的一次有益探索,也為今後類似金融機構的風險處置提供了可借鑒的路徑。
2018年以來,關於金融資產管理公司改革的傳言不斷,監管機構因賴小民案件關注到AMC監管機制上存在的短板漏洞,近年來加強對不良資產行業監管,要求各大資產管理公司業務上回歸本源、回歸主業,並在2019年進一步加強了對地方資產管理公司的監管要求。在華融探路成功,理順管理機制後,未來不排除其他金融机构也會仿照華融路徑,通過市場化方式引入戰略投資者,優化股權結構。
同時,此舉打破了此前市場對中國政府支持華融的懷疑。中信集團成立於1979年,旨在幫助進行經濟改革試點,是中國國務院直接監管的部級金融集團。中保投資、中國人壽、中國信達和遠洋資本等戰略投資者也均屬國資背景。上述信息均傳遞出一個積極的信號——國家對華融的支持未變,只是方式發生了改變,而這樣市場化、法治化的方式可能會成為新一輪國企改革的可行路徑。
來源:彭博終端機新聞
Topic: Press release summary
Sectors: Daily Finance
https://www.acnnewswire.com
From the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Copyright © 2024 ACN Newswire. All rights reserved. A division of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