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香港, 2021年12月17日 - (亞太商訊) - 在剛剛結束的中國證券「金紫荊獎」頒獎典禮上,春城熱力以優異的業績表現,獲得“十四五最具投資價值上市公司”獎項,公司董事長劉長春亦榮獲“2021 年度卓越企業家”獎項。 20年風雨歷程,如今的春城熱力已經成長為吉林省最大的供熱企業。作為春城熱力的掌舵人,回顧20多年經營歷程,董事長劉長春認為,春城熱力能實現多年來持續做優做強,除了厚德誠信,勇於拼搏,務實創新,追求卓越的企業精神,更得益於緊跟國家政策導向,堅持科技創新,以及在人才培養、品牌戰略和對產業鏈發展上的持續探索和實踐。
此外,作為國企供熱企業,在勇擔國企擔當方面,春城熱力也一直走在前列。在“十四五”規劃背景下,董事長劉長春表示,春城熱力將不斷的創新發展,瞄準清潔能源供熱目標實現能源轉型、科技轉型、生態轉型,在進一步鞏固公司行業中領先地位的同時,為企業創造新的利潤增長點,以最大化的利益回報投資者及資本市場關注。
Q:自成立至今,春城熱力已建立起行業供熱行業領先地位,作為企業掌舵人,春城熱力多年來能實現持續做優做強,主要得益於哪些因素或企業戰略?
A:春城熱力在供熱領域有著20多年的發展歷史,20年的風雨歷程,使我們成長為吉林省最大的供熱企業,這主要得益於幾方面因素:一是緊跟國家政策導向的因素。作為國有控股供熱企業,我們積極踐行國企責任,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對生態保護和環保升級的要求,加快轉型發展,強化內部管理,使企業在日益激烈的市場化競爭中能夠始終保持積極發展態勢。
二是科技創新的因素。隨著科技興國、科技興企的概念逐步深入,春城熱力也逐步從傳統型企業向科技型企業轉型。我們的智慧供熱網路系統被中國城鎮供熱協會評為供熱行業的領先系統,能夠有效控制各項能源指標消耗,未來將通過加大研發投入,持續完善和更新智慧熱網系統及其相關部件,以保持核心競爭優勢。
三是人才培養的因素。我們通過內部培訓及外部引入精英相結合的人才發展戰略,打造了一批素質高、技術強且具有多領域、多技能的高級技術人員。在優秀管理團隊的領導下,我們於往績記錄期間獲得了穩定的業務增長,對公司未來的整體發展規劃充滿信心。
四是品牌戰略的因素。我們優質、高效的服務,使我們的客戶滿意度始終在99%以上,並且通過適當的宣傳,使我們在全國供熱行業中的品牌影響力逐步擴大,對我們擴張外部市場起到了積極作用。
五是產業鏈發展的因素。提升收入,降低成本是企業永恆不變的發展主題,作為供熱領域的龍頭企業,我們在深耕主業的同時,始終在探索產業鏈的發展,以通過內部消化的方式降低企業的其他成本。目前已經在供熱設計、供熱設施安裝與維修、儀錶檢定、管道維護及清潔能源銷售等方面形成了產業鏈發展。
Q作為行業龍頭企業,春城熱力將如何助力“碳達峰”、“碳中和”政策方針的實現?
A:在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下,在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的引領下,我們作為全球碳市場的參與者和踐行者,將積極回應國家政策,持續升級智慧熱網系統,建立以節能環保和溫室氣體減排為導向的供熱模式,積極推動清潔能源供熱改革,全面探索綠色、低碳、環保的清潔能源供熱方式,比如天然氣、核能、地熱能、空氣能、地源能等清潔資源的有效利用,主動減少碳排放。以及我們通過精細化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避免能源浪費造成污染物過度排放。
Q: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十四五規劃背景下,供熱行業將會出現哪些新的競爭態勢?行業態勢的變化又將為春城熱力帶來哪些新的投資機遇?
A:在十四五規劃背景下,全球生態平衡將得到有效改善,清潔能源取代傳統能源將是大勢所趨,更多環保企業將湧入供熱行業,清潔供熱方式的衝擊將給我們帶來更大的競爭。面對國家針對供熱行業制定的環保、市場、收費等政策,供熱行業將會更加規範、更加集中、更加利民,春城熱力作為國有控股的上市公司,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我們將不斷的創新發展,瞄準清潔能源供熱目標實現能源轉型、科技轉型、生態轉型,進一步鞏固我們在行業中的領先地位。
Q:站在“十四五”的新起點上,春城熱力之後的發展規劃及遠景目標是?
A:“十四五”的新起點,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面對未來,我們將充分做好幾個方面的事情。一是進一步擴大城市集中供熱範圍,加強城區內的供熱業務整合。二是進一步提升客戶的服務品質,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日益增長的需求。三是進一步提升科技創新能力,鞏固我們在智慧供熱領域的領先地位。四是進一步優化產業鏈結構,努力構建供熱領域的產業鏈閉環發展。力爭通過我們的品牌、技術和管理等優勢,進一步提升我們在中國供熱行業的排名,為實現碳達峰、碳中和做出積極努力。
Topic: Press release summary
Sectors: Energy, Alternatives
https://www.acnnewswire.com
From the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Copyright © 2024 ACN Newswire. All rights reserved. A division of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