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한국어 | 日本語
2024年10月11日 13時27分
Share:
看聯控(3396.HK)如何聚焦新質生產力 把握新興前沿機遇

香港, 2024年10月11日 - (亞太商訊) - 據香港財華社報道,近一年來,全球人工智能依舊保持蓬勃發展態勢,各國政府紛紛出台政策,積極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發和應用,並加強相關領域的治理。其中,大模型技術成為熱點,多家企業和研究機構都推出了具有影響力的「代表作」,如OpenAI研發的ChatGPT、Google Research團隊的Gemini,以及國內科大訊飛推出的星火大模型、智譜AI開發的千億參數對話模型智譜清言等等。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同樣正處於穩中向好的發展進程中,核心產業規模穩步增長,國務院總理李強在北京調研時指出,人工智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強調了AI的重要位置。目前,中國的人工智能相關企業數量已居世界第二,軟件開發貢獻僅次於美國。無論從全球視角,還是對中國而言,人工智能的發展似乎已在逐步邁入新的時代,亦將引領新質生產力的發展。

這不禁令筆者聯想到當年互聯網時代經歷的爆發式增長,網絡媒體、社交、遊戲,以及電商在短短二十年間幾乎改變了整個社會的發展與交互模式,其中百度、阿里、騰訊和京東等一眾企業在這一時期迅速崛起,成為了支撐中國新興經濟發展的核心產業。二十年後,引領變革的浪潮再次因人工智能的崛起而闖入大眾視野,在這場事關生存發展的競爭之中,不同企業面臨著不同挑戰。以全球最大計算基礎設施供應商之一的戴爾為例,其在今年發佈了AI電腦新品,又與英偉達達成戰略合作,然而AI服務器的利潤率卻反而對公司造成了困擾。此外,戴爾PC業務的復蘇速度也並未達到預期。那麼其他企業又是如何在變革浪潮的挑戰中,緊抓時代機遇的?人工智能的下半場,將是從技術突破進入到落地應用的階段,需要在實際應用中積累用戶反饋,不斷完善,繼續創新。

混合式人工智能 是AI落地的必然路徑

當下,AIPC已迅速成為跨國科技公司的必爭之地,根據IDC發佈的2024年第二季度全球PC市場調查報告,在歷經連續7個季度的下跌後,全球消費市場因AIPC概念的出現而終於回暖,連續兩個季度實現增長。聯控旗下聯想集團(992.HK)作為另一家IT行業巨頭,於2024年上半年率先定義並推出了多款具備5大特性的AIPC,同時陸續推出了多款支持所有主流體系架構的AI服務器和AI解決方案與服務。根據IDC提供的最新數據,24年第二季度,聯想集團PC出貨量同比增長3.7%,增幅跑贏市場,並以22.7%的市場份額繼續保持全球第一。同時,按照Canalys的最新統計,聯想AIPC出貨量環比增長228%。

公司在AIPC領域的領跑優勢和在PC市場的強勢地位也正向反饋到了業績之中,8月15日,聯想集團發佈2025財年一季度業績,營收同比增長20%,歸母淨利潤同比增長38%。此外,在2024聯想創新科技大會上,其更一次性發佈了六款AIPC新品,並以持續的創新與科研投入,進一步鞏固了全球PC市場的領先地位,把握住了混合式人工智能崛起的機遇。

此外,作為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引擎,人工智能的動能與優勢還在於賦能千行百業,幫助傳統產業的智能轉型升級。

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 人工智能大有作為

新質生產力內涵豐富,積極推動新質生產力的發展,當然也不能拘泥於單一領域。去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國家進一步提出,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就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而為了響應這一號召,聯想集團以服務為導向的轉型持續取得進展,非個人電腦業務在營業收入中的佔比進一步提升,於第二季度創下了近47%的歷史新高。

對此,聯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寧旻這樣解釋,「不僅是PC領域,現今IT涉及的所有領域,未來都將逐漸被AI全面滲透。目前聯想集團以算力服務為核心的『AI導向的基礎設施』現已形成『一橫五縱』的佈局,『一橫五縱』的AI基礎設施是聯想集團全棧智能架構的中堅部分。」以其服務的客戶青島特鋼為例,聯想集團將自身的計算機視覺技術和預警系統應用於特鋼高線產線,從而解決了傳統人工巡檢精確度不足的問題。通過自動識別和預警技術,青島特鋼人均效率提升了15%、協同效率提升了20%、停機時間減少了15%。這一案例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還贏得了「2021年度國家工信部智能製造示範工廠」等榮譽,充分展示了聯想在智能製造領域的強大賦能能力。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初,已有90%的中國製造500強、1000多家頭部製造型企業以及2000多家成長型製造企業都獲得過聯想全棧智能的支持,內容涵蓋產品、服務及解決方案。從三一重工、五礦集團、長城汽車等大型製造企業,到北京大學、上海交大等多家企事業單位,其背後都能夠看到算力提供商聯想的身影。以自身在AI領域的前瞻佈局和科技創新能力賦能其他產業,為眾多產業的創新升級提供服務與支持,再次體現了聯想對於進一步助力新質生產力加速發展這一時代要求的有力回應。

支持專精特新「小巨人」與獨角獸 可為長遠發展積蓄動能

在聚焦產業的運營提升之外,聯想控股的另一大業務圍繞產業孵化與投資展開。對於這樣的業務佈局模式,寧旻曾表示,「聯想控股一方面推動旗下企業以自身的科技創新不斷提高生產效率,賦能產業鏈、供應鏈發展;另一方面通過投資助力優秀創業企業成長,支持其以新技術培育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新動能,實現資金鏈、產業鏈和創新鏈的深度融合。」而就筆者的具體分析而言,公司在這類孵化投資項目中對科技產業的支持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其一是持續加強佈局AI產業鏈。目前,聯控體系已建立起AI產業鏈的全棧佈局,可提供全面而多樣的AI產品組合與方案服務。同時,公司還在進一步加大在人工智能領域的佈局和應用推廣,累計投資的AI企業已超過250家,從而構建起充滿活力的AI+應用生態圈。此外,公司也在積極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助力超前建設數字基礎設施,加快形成全國一體化算力體系,從而更好地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

其二是助力「小巨人」企業的成長,推動多家所投企業發展成為獨角獸企業。2024年9月,最新公佈的第六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錄顯示,聯控及旗下君聯資本、聯想之星、正奇能科、聯想創投共計60家所投企業入選,涵蓋了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等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此外,據統計,聯控目前已累計助力了超180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處於行業領先水平。同時,據了解,聯控近年亦格外重視瞪羚企業及獨角獸企業的成長,以長期資本作為持續支持,為這些企業提供了健康成長的土壤。旗下君聯資本、聯想之星、弘毅投資及聯想創投,堅持「投早期」,堅持「投硬科技」,所投企業中共計39家已發展成為獨角獸企業,在我國總計369家獨角獸企業中佔比超10%,所屬領域包括集成電路、醫藥健康、人工智能、新能源智能汽車等多個新興領域。

以筆者視角來看,新質生產力不僅僅是片面強調科技創新,也不是簡單地理解為某些特定行業的發展壯大,而是激發其對於整個經濟發展模式的迭代,這其中包含對於傳統行業的轉型升級,對於新興戰略產業的長期堅定佈局,對於新型生產關係的定義、全要素生產率的提升等等。相信未來,如聯控這般的企業能夠繼續發揮自身優勢與經驗,通過聚焦新質生產力,進一步釋放高質量發展潛能,從各個維度實現更為多元立體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



Topic: Press release summary Sectors: Electronics
https://www.acnnewswire.com
From the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Copyright © 2024 ACN Newswire. All rights reserved. A division of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Latest Press Releases
旅行信用卡初學者指南  
Oct 31, 2024 12:00 HKT/SGT
中集集團公佈2024年前三季度業績  
Oct 29, 2024 21:49 HKT/SGT
助力聯合國生物多樣性「3030目標」華泰證券聯合發起中國首個OECMs專項基金  
Oct 29, 2024 19:22 HKT/SGT
國泰君安國際MSCI ESG評級獲提升至A級 可持續發展表現卓越  
Oct 29, 2024 18:51 HKT/SGT
啤酒與創新ICT的「發酵」效應:酒業巨頭智贏工業數字化未來  
Oct 29, 2024 17:01 HKT/SGT
百利達集團新產品低氘水上市 新賽道拓無限商機  
Oct 29, 2024 14:51 HKT/SGT
理士國際與國際電池創新聯盟聯合主辦2024 CBI全球電池創新峰會  
Oct 29, 2024 00:24 HKT/SGT
香港股票分析師協會主席鄧聲興專訪僑雄國際主席李立中  
Oct 28, 2024 23:43 HKT/SGT
媒體撤回僑雄國際涉嫌操縱股價報道  
Oct 25, 2024 20:38 HKT/SGT
雲頂新耀宣佈伊曲莫德(VELSIPITY(R))獲批進入粵港澳大灣區 為潰瘍性結腸炎患者帶來新選擇  
Oct 25, 2024 11:20 HKT/SGT
更多新聞發布 >>
 Events:
More events >>
Copyright © 2024 ACN Newswire -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Home | About us | Services | Partners | Events | Login | Contact us | Cookies Policy | Privacy Policy | Disclaimer | Terms of Use | RSS
US: +1 214 890 4418 | China: +86 181 2376 3721 | Hong Kong: +852 8192 4922 | Singapore: +65 6549 7068 | Tokyo: +81 3 6859 8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