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한국어 | 日本語
2016年9月7日 15時09分
Share:
国策支撑 银行业布局业务转型
数字技术助推普惠金融政策全面铺开

香港, 2016年9月7日 - (亚太商讯) - 中国内地居民消费模式愈趋电子化,一般传统金融服务已无法满足大众需求,触发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日前,据港媒报道,有专家指内地上半年互联网金融投融资额达​​610亿(人民币,下同),去年同期录得的金额为181亿元,按年增幅达3.37倍。近年来,许多银行着力向「轻型银行」、「智慧银行」方向发展,开辟了自己的独特的特色业务。在互联网金融迅猛发展的大浪潮下,银行业亦积极拥抱互联网,持续金融服务创新。

中国互联网支付系统用户人数数据来源: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底,使用网上支付的用户规模达到4.16亿,手机网上支付用户规模达到3.58亿。

麦肯锡报告指出,截至2015年底,中国内地互联网金融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12至15万亿元,占GDP的近20%。互联网金融用户人数也超过5亿成为世界第一。

县域、小微金融迎发展 新型金融服务需求旺

中国政府对县域地区金融所实施的政策支持,推动了县域地区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近日,中国首部《「三农」互联网金融蓝皮书》发布。 《蓝皮书》指出,以网络借贷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手段,将成为缓解中国「三农」金融供给短缺问题的主要出路。随着中国的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县域地区作为扩大内需、加快城镇化、促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节点,将迎来重大的发展机遇。

此外,中国的小微企业数量庞大,是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坚实基础。然而,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并未得到充分满足。近年来,国务院、中国人民银行及中国银监会颁布了多项政策和措施,鼓励向小微企业开发及提供创新的金融产品及信贷服务以及增加对小微企业的贷款。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持续发展,大型企业和集团客户的部分融资需求将从银行贷款转向资本市场,小微企业将成为中国商业银行越来越重要的客户群体。

内地银行业与时俱进发展数字技术

内地金融机构积极布局互联网金融,创新金融服务以抢占市场先机。八月末,工行(1398)董事长易会满于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上半年工行互联网金融业务增长强劲,工行构建了以三个平台、一个中心(「融e购」、「融e联」、「融e行」及网络网路融资中心,英文缩写e-ICBC)为主体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据工行披露的公开资料显示,今年6月末,融e行开放式网银平台移动端客户达2.15亿户,较上年末增长12.4%。融e购电商平台交易额达6814亿元,同比增长233%;融e联即时通讯平台注册客户超过3000万户。

此外,农业银行(1288)副行长王纬于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目前银行有4.8亿个人客户,当中手机客户达1.5亿,银行现时与144家互联网机构合作,有非常好的发展基础,未来会加大力度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除此之外,重庆银行(1963)、浙商银行(2016)等在港上市的银行,亦突出强化「互联网+」创新,积极拓展网上银行等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

互联网+金融 推进金融改革不断创新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蓬勃发展,网上付款、移动支付等电子平台服务也日渐成为风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截止2015年底,中国互联网支付系统用户人数为4.16亿,比上年增长了37%;而移动支付的用户增长率则达到了65%。中国政府近年出台的相关政策,亦促进了金融改革创新和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更加利好市场对互联网金融的信心。

银行业发展新型业务 创新服务模式

目前,中国的互联网金融服务企业所提供的主要金融服务包括网上个人贷款、第三方网上及移动支付,以及网上及移动理财等。这些互联网金融服务企业带来了创新的服务模式,降低了向大众提供金融服务的门槛和成本,提升了用户体验。

利用迅速发展的数字和移动技术,中国银行业推出了新型业务、产品和服务平台,包括设立电子商务平台为客户提供金融服务,为其金融产品建立网上销售平台等。部分商业银行尝试运用大数据技术提高其经营效率及风险管理水平。大陆上海交通大学互联网金融研究所所长罗明雄于「大数据时代的金融服务与创新」论坛表示,今年上半年大陆互联网投融资幷没有冷,只是在变化,整个互联网金融模式,从前几年的注重商业模式转往大数据金融方向发展;除了P2P,互联网保险、金融服务支撑、互联网证券、众筹、互联网理财、支付及贷款等都是互联网金融的投资业态。中国不断壮大的用户群和对移动金融需求的日益凸显,催生了商业银行与互联网公司在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全面合作,亦将成为商业银行转型的焦点之一。

G20首提数字普惠金融 寻求可持续商业模式

近日,二十国集团(G20)峰会在杭州召开,中国担任主席国,数字普惠金融被列为重要议题之一,《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G20普惠金融指标体系》、 《G20中小企业融资行动计划落实框架》等三个关于普惠金融的重要文件将提交给峰会讨论,通过后将成为全球普惠金融发展的指引性文件。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发言表示,2015年国务院颁布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勾勒了未来5年中国普惠金融发展的蓝图。据透露,截止到今年的6月底,人民币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了19万亿元,是2010年同期的3倍,共有261万户中小企业和1.7亿农户建立了信用档案,其中46万户中小企业和9165万户的农户获得了信贷支持。由此可见,数字金融及普惠金融是未来行业发展的一大重点。

中小企业及农戶建立信用档案及获得信贷支持情況
类別	        中小企业	  农戶
建立信用档案(戶) 261万     1.7亿
获得信贷支持(戶) 46万      9165万
(截至2016年6月30日止,数据来源:2016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

商业银行力拓县域市场 构建农村电商生态圈

县域地区的金融发展势头不可小觑,倍受国家重视通过政策的引导,内地一些大型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进一步加大了拓展县域地区市场的力度,不断开发新的金融产品,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 「三农」金融领域方面,自2013年余额宝的上线推动了中国互联网金融的业态。据悉,阿里巴巴、京东等内地大型电商平台,已开始「跑马圈地」。预计未来将有一大批「三农」互联网金融平台涌现。

即将登陆港股市场的大型新股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由邮政集团全资控股,据其上市文件显示,其战略定位于服务社区、服务中小企业、服务「三农」。在县域地区,邮政集团以小型商业超市为基础搭建了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幷提供相应的物流服务,农民通过农村电商平台进行交易。邮政储蓄银行依托这些小型商业超市,为其所在区域内农民提供小额取现、开户办卡、缴费充值、代收代付等服务。市传邮储银行计划集资80亿至100亿美元,折合港币约624亿至780亿元,计划在本月底挂牌买卖。据媒体报道,瑞银发表的研究报告指出,邮储银行为拥有最健康资产负债表的内银之一,在聆讯后初步招股书上亦更新今年上半年营运数据,多项表现较其它大型内银优胜。最大亮点为6月底止不良贷款率,较3月底时再下降3点子至0.78%,走势与其它国有银行的持续上升不同。瑞银对邮储银行估值达3,820亿至4,900亿元。中金报告表示,该行全国网点逾4万个,覆盖内地中西部金融科技发展仍疲弱的地区,故中金以「中国线下余额宝」来形容邮储行网络及吸储款的优势。


话题 Press release summary 部门 Daily Finance, Daily News
https://www.acnnewswire.com
From the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Copyright © 2024 ACN Newswire. All rights reserved. A division of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Latest Press Releases
长江电力公布2023年年度业绩 营收利润双增长  
May 2, 2024 23:00 HKT/SGT
国美金融科技发布2023年度报告 商业保理稳中向好 多元化协同发展  
May 1, 2024 13:18 HKT/SGT
吕志和博士获委任为复旦大学资深校董 以董事会永久成员身份传承教育使命  
Apr 30, 2024 11:33 HKT/SGT
富通保险宣布将更名为周大福人寿保险有限公司  
Apr 29, 2024 21:04 HKT/SGT
「香港智营设计大赏2024」公布得奖名单  
Apr 29, 2024 19:00 HKT/SGT
中信国际电讯CPC 荣获多个生态圈伙伴奖项 凝聚协同能力、实践创新价值、共享可持续发展成果  
Apr 29, 2024 16:48 HKT/SGT
汇聚科技有限公司公布截至二零二三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止末期业绩
  
Apr 26, 2024 18:53 HKT/SGT
可持续发展三大支柱引领 海通恒信ESG必答卷高分亮相  
Apr 26, 2024 15:28 HKT/SGT
黑桃资本向香港红十字会捐赠艺术珠宝收藏品  
Apr 25, 2024 20:53 HKT/SGT
【最新弹床好去处推介】将军澳中心x Kiztopia星际弹游太空站  
Apr 25, 2024 18:05 HKT/SGT
更多新闻发布 >>
 Events:
More events >>
Copyright © 2024 ACN Newswire -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Home | About us | Services | Partners | Events | Login | Contact us | Cookies Policy | Privacy Policy | Disclaimer | Terms of Use | RSS
US: +1 214 890 4418 | China: +86 181 2376 3721 | Hong Kong: +852 8192 4922 | Singapore: +65 6549 7068 | Tokyo: +81 3 6859 8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