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简体中文 | 繁體中文 | 한국어 | 日本語
2017年8月30日 20時03分
Share:
    

来源 China Everbright Ltd
光大控股公布2017年度中期业绩
直接经营业务利润上升73%至港币9.87亿元

香港, 2017年8月30日 - (亚太商讯) - 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 (下称「光大控股」,股份代号:165.HK) 公布截至2017年6月30日止之中期业绩。

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公布2017年中期业绩。(左起) 执行董事兼首席财务官邓子俊先生、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陈爽先生和首席风险官曾瑞昌先生

2017年上半年,光大控股直接经营业务 (基金管理及自有资金投资) 利润达到港币9.87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73%。来自光大证券的盈利贡献为港币3.46亿元,同比下跌34%;来自光大银行的除税后股息为港币1.57亿元,同比下跌50%。本公司股东应占盈利为港币14.9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5.6%。

期内,在中国金融市场制度日趋规范的情况下,光大控股实现了募资规模、项目投资等多方面的突破,旗下基金管理业务募资规模突破港币千亿元大关,较2016年年底上升22%,达到港币1,066亿元。

期内,光大控股与招商银行成立了规模为人民币50亿元的光大控股招商银行多策略股权投资母基金。这一合作充分结合了光大控股多元化的基金平台和招商银行强大的资金实力与丰富的资产管理经验。

此外,光大控股强调产融结合的投资理念,发展产业资本。报告期内,光大控股增持嘉宝集团 (SH:600622) 股权至24.33%及维持中国飞机租赁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中飞租赁」) 的第一大股东地位。

董事会决议派发2017年度中期股息每股港币0.25元 (2016年度中期:每股港币0.25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业务回顾

基金管理业务

截至2017年6月30日,光大控股在基金管理业务方面迈入了全新的阶段,总募资规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港币1,066 亿元,较2016年年底上升22%,其中外部资金占约78%。光大控股共管理38个基金,持有96个投后管理项目。

2017年上半年,光大控股在一级市场领域已经成长为中国领先的私募机构,基金投资者涵盖股份制商业银行、企业、投资公司、信托、资产管理公司等,资金来源愈发坚实且多元化。报告期内,光大控股顺利获得了爱奇艺、蔚来汽车、米么金服等一系列领域龙头企业的投资额度,切入移动视频,新能源汽车、在线支付等行业;协助木林森完成了对德国欧司朗旗下光源业务的跨国收购;以及协助IDG资本完成了对美国IDG的收购。

截至2017年6月30日,光大控股的二级市场共管理16个基金及专户,管理资产达到港币124亿元,较去年同期上升15%。

光大安石房地产基金在投后管理上深耕细作,对持有型物业 (包括但不限于商场、写字楼、园区物业等) 进行升级、改造、开发、运营,以提升租金收入、实现资产的保值增值,同时作为管理人以品牌输出的形式运营该类资产,收取相应的管理费用。截至2017年6月,光大安石自有品牌「大融城」管理逾80 万平方米的商业物业,遍布国内多个一、二线城市。

光大控股旗下的新能源基金及医疗健康基金分别推动了恒润重工、华大基因等项目于上海交易所、深圳交易所等地挂牌上市。

同期,光大控股通过并购及大宗交易退出了数个项目。

自有资金投资业务

光大控股的自有资金遵循四项资金使用职能,为业务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截至2017年6月30日,自有资金投资的总规模为港币227亿元,年内录得税前盈利港币11.93亿元,较去年上升89%。

截至2017年7月,光大控股在境内已发行人民币105亿元熊猫债,为公司带来长期及低成本资金,也优化了美元与人民币的资产负债结构。

光大控股维持中飞租赁的第一大股东地位,持股33.6%,分享中飞租赁利润港币0.84亿元。通过「由融到产」的有序结合,协助中飞租赁全面收购Universal Asset Management (UAM) 100%股权以及完成与波音公司50架全新737 MAX系列飞机的购买协定,并带动出售融资租赁应收款项成为中飞租赁的经常性业务之一,使得中飞租赁由中国领先的飞机租赁提供商逐渐发展为全球飞机产业链的重要参与者。

其他发展亮点

2017年上半年,光大控股获得了市场的多项认可,包括在2017中国创投金鹰奖评选中荣获「最具竞争力创投机构」及「最佳退出案例」,而首席执行官陈爽先生则荣膺「杰出创业投资家」。光大安石连续第三年蝉联「中国房地产基金TOP 10」榜首。光大安石旗下「大融城」品牌荣登「2016 年中国商业地产项目品牌价值TOP 10」。

策略与展望

2017年下半年,金融市场整体较为乐观,但是美联储加息缩表,欧央行将公布的QE减量计划,日本央行货币政策紧缩的压力,以及中国货币信用收缩都可能对资产价格带来一定的影响。

光大控股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陈爽先生表示:「宏观的不确定性将进一步促进各机构对于专业资产管理能力的需求,同时资产管理行业将继续分化,具有良好投资往绩及综合能力较强的优秀资管机构会拥有更多机会。作为领先的资产管理及投资机构,光大控股将持续强化旗下基金产品的覆盖范围,并力争在数个深耕的领域建立全产业链能力,形成生态闭环。同时,光大控股将专注于巩固平台实力,打造平台之上不可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不断推动基金管理规模的成长。」

2017年适逢光大控股成立20周年,昂然迈向新里程。光大控股今后将继续立足香港,扎根中国,展望世界,为股东及投资者们带来持续增长的回报。

截至2017年6月30日止之中期业绩公告,可于集团官方网址 www.everbright.com 中查阅。

关于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

中国光大控股有限公司 (股份代号:165.HK) 于1997年在香港成立,是中国领先的跨境投资及资产管理公司,母公司为中国光大集团。光大控股通过所管理的多个私募基金、创投基金、产业基金、夹层基金、母基金、固定收益和股票基金,及利用强大的自有资金,与投资者共同培育了众多具高增长潜力的企业,同时还配合中国企业的发展需求, 将海外的技术优势与中国市场相结合, 为中国客户参与海外投资提供了多元化的金融服务。

截至2017年6月底, 光大控股共管理38只基金,已完成募资规模港币1,066亿元。通过所管理的基金和自有资金, 光大控股已分别在中国及世界各地投资了包括银联商务、万国资料、金风科技、中节能风电、南京高速传动、华灿光电、华大基因、贝达药业、贝因美、分众传媒、爱奇艺、秒拍、阿尔巴尼亚首都机场、Wish、BEP等在内的超过2,300家企业, 所投资领域涉及房地产、医疗健康、新能源、基础设施、高新科技、高端制造业、金融科技、文化消费等多个行业,其中有超过150家企业已通过在中国及海外市场上市或并购转让等方式退出。

光大控股是光大证券 (股份代号:601788.SH、6178.HK) 的第二大股东和光大银行 (股份代号:601818.SH、6818.HK) 的策略性股东、上海嘉宝实业 (集团) 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号:600622.SH) 的第一大股东、在香港上市的中国飞机租赁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股份代号:1848.HK) 的第一大股东以及在新加坡上市的英利国际置业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代号:5DM. SGX) 的第二大股东。光大控股及下属公司目前在香港、北京、上海、深圳、天津、新加坡、都柏林等地设有办公室。

2014年4月及2016年12月「沪港通」和「深港通」启动后,光大控股成为可供交易的首批港股通股票之一。

光大控股秉持「专注致远 顺势有为」的信念,立足香港这一中西交融之地, 以多重视角洞察中国市场变化带来的长期机遇,灵活应变,致力成为中国跨境投资及资产管理行业的先行者。

如欲了解更多光大控股的资讯,请浏览 www.everbright.com

查询请联络:

高诚公关

沈淑柔 (Rebecca Sham)
电话:+852 2501 7952
电邮:rsham@golin.com

张翠珊(Tracy Cheung)
电话:+852 2501 7902
电邮:tcheung@golin.com





话题 Press release summary
来源 China Everbright Ltd

部门 Daily Finance, Daily News, Funds & Equities
https://www.acnnewswire.com
From the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Copyright © 2024 ACN Newswire. All rights reserved. A division of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China Everbright Ltd Related News
Apr 8, 2024 16:30 HKT/SGT
選擇村屋上網服務小貼士
Aug 25, 2023 18:56 HKT/SGT
实现扭亏为盈 光大控股公布2023年中期业绩
Aug 25, 2023 18:55 HKT/SGT
實現扭虧為盈 光大控股公佈2023年中期業績
Aug 25, 2023 18:54 HKT/SGT
China Everbright Limited Announces 2023 Interim Results, Realises Turnaround of Loss to Profit
Mar 17, 2023 21:33 HKT/SGT
光大控股公布2022年全年业绩
More news >>
Copyright © 2024 ACN Newswire -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Home | About us | Services | Partners | Events | Login | Contact us | Cookies Policy | Privacy Policy | Disclaimer | Terms of Use | RSS
US: +1 214 890 4418 | China: +86 181 2376 3721 | Hong Kong: +852 8192 4922 | Singapore: +65 6549 7068 | Tokyo: +81 3 6859 8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