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香港, 2017年3月31日 - (亞太商訊) - 港股業績期基本上已完結,而各大內銀都已公佈了2016年全年業績。整體上,業績表現是大不如小,國有銀行體量龐大,已進入了新常態的增長發展,單位數的增長已無可避免,派息率的高低成為關鍵點。至於規模較小的城商行,雖然成交量上依然疏落,但因業績增長理想,且個別銀行又有特色的業務發展,令其鶴立雞群,十分突出。
在一眾地區性城商行龍頭中,青島銀行(3866)相對來說具有清晰的定位和亮點,料後市將可進一步為機構投資者關注,繼續造好股價。
穩健及特色化的業務發展戰略成就佳績 首先,面對2016年複雜的宏觀經濟環境,以及中國經濟新常態帶來的信貸風險,令不少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均按年持續上升。青島銀行亦難以避免,但令市場感到欣喜的是其2016年不良貸款率僅微升至1.36%,遠低於山東省銀行同業平均的2.14%水平,反映了青島銀行在風險管控和企業管治上的卓越執行能力。
從其業績公告中,了解到青島銀行去年致力拓展穩健及特色化的業務發展戰略,推動「貸、債、股」三位一體的綜合金融服務體系的轉型,並促使去年營業收入同比增長約19.8%達59.96億元人民幣(下同)。其中,利息淨收入達50.08億元,同比增長21.7%,佔比提升1.33百分點至83.52%;非利息淨收入為9.88億元,佔比16.48%;2016年實現淨利潤20.8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5.15%。
利息淨收入的理想增長,主要來自於公司貸款以及個人住房貸款兩大範疇。據了解,公司貸款以新興產業、環保產業為主,而這與國家政策配合,預期今年亦將保持良好的增長率。至於個人住房貸款,從今年以來全國各地的理想商品房銷售表現,料亦可取得顯著的增長。在這兩輪推動下,青島銀行今年可望保持佳績。
接口銀行業務模式成熟 深入推進項目 另一值得留意的是,青島銀行的「接口銀行」戰略於去年繼續發揮強大的效益作用,一卡通業務快速發展、銀醫通業務初具規模、便民繳費項目持續增長。其中,銀醫通項目更突破青島地區,反映了青島銀行在滿足零售客戶不需求上取得良好成果。截至2016年12月31日,青島銀行的零售客戶達到313.02萬戶,較去年增長34.26萬戶。零售客戶在絕對數量大規模增長的同時,客戶結構逐步優化,中高端客戶佔比亦逐漸提升。尤其後者對銀行理財產品的需求不斷擴大,有助直接推動非利息收入的提升。
青島銀行自主開發的接口銀行模式,過去幾年為銀行帶來了顯著的客戶增長,而在其「青馨服務」的推動下,亦成功擴大了客戶的存款量,直接為銀行創造了更大的業務增長空間,尤其是在銀根收緊的壓力中,青島銀行的業務能勝同儕,差異化的貼心服務成了其致勝的關鍵。
金融市場業務將成新動力 業績的另一亮點是青島銀行的金融市場業務的資產管理規模於去年已達到2,147.19億元,同比增幅達70.30%,收入貢獻度達28.77%,同比增加2.54個百分點。此外,青島銀行去年更銳意發展投行業務,全國銀行間市場債券交易量達89,080億元,同比增加40,867億元,增幅84.76%,在全國金融機構中排名第27位,城商行中排名第7位,成為全國銀行間市場資金交易最為活躍的機構之一,並獲評為2016年度中國債券市場優秀自營商。
從零售銀行拓展至包含投行業務的綜合金融服務,是不少銀行銳意發展的方向,而對青島銀行投下信心一票,是相信其與海爾集團旗下海爾金融未來或具有進一步合作發展的空間。青島銀行的大股東是海爾集團,而目前,海爾旗下的海爾金融擁有海爾財務公司及海爾房地產,控參股青島銀行、長江證券、海爾紐約人壽等多家金融企業。海爾金融已計劃在未來三到五年裡,將金融業務覆蓋到產業投資公司(基金)、財務公司、銀行、證券、保險等金融行業,形成較完整的金融產業鏈,進一步開發融資租賃、消費信貸等業務,豐富金融產品,同時運用產業投資基金、上市公司等平台,開發直接投資、併購重組、上市安排等業務,促進海爾集團其他產業的發展。因此,可以預期海爾金融與青島銀行在未來的合作空間上十分巨大,尤其海爾集團旗下的B2B巨商匯平台具有強大發展空間,供應鏈金融或成為青島銀行的另一增長點。
青島銀行今年以來,股價自5.8元起步後持續上升,累計升幅約21%,與同系的海爾電器升幅達70%相比,仍具有不少追落後的空間。除了佳績支持外,青島銀行更因其深交所A股上市申請已獲批,預期不久便有好消息,為其後市突破高位增添不少動力。目標價看10元,預測市盈利率不到10倍,遠較A股內銀平宜,年內若深交所A股,相信可為股價帶來強大上升動力。
話題 Press release summary
部門 Daily Finance, Daily News, Banking & Insurance
https://www.acnnewswire.com
From the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Copyright © 2024 ACN Newswire. All rights reserved. A division of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