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香港, 2017年7月21日 - (亞太商訊) - MDS:多發於老年人的惡性血液疾病 MDS全稱叫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它是血液淋巴系統的惡性腫瘤。目前血液淋巴系統的惡性腫瘤有四種,一是白血病,二是淋巴瘤,三是MDS,四是多發性骨髓瘤。MDS為什麼會劃到惡性疾病?經過基礎研究知道它是屬於幹細胞突變的疾病,也就是一個惡性克隆性疾病。1973年才發現有這個病,到現在就是44年左右。早期認為它是一種難治性貧血,但有一部分病人可以活很長時間。當時還沒有發現是惡性疾病。到了1988年,由於我們的基因檢測,染色體技術、遺傳學技術和生物學技術的進展,就發現它是來自於多能造血幹細胞的疾病,和白血病是一樣的發病機制,是多能幹細胞出現了惡性克隆,所以認為它是克隆性疾病,是個惡性疾病,是可以定為和白血病、淋巴瘤、骨髓瘤一樣的惡性疾病。
MDS在全世界的發病率,整個按人群來說,大約是十萬分之四點八到十萬分之十六點七,65歲以上老年人的發病率大約是萬分之一或萬分之十五左右,並且隨著年齡增加而增加,到了90歲以上發病率可以達到千分之十或百分之五左右。目前它的發病原因不明,是基因,還是幹細胞,還是信號傳導系統出了問題,暫時還不清楚。在中國,隨著中國老齡化的出現,預計到2020年60歲以上將占到20%以上,MDS發病率可能會達到十萬分之十二左右,將會超過白血病和淋巴瘤,成為一個常見的惡性血液疾病。MDS非常複雜,它分低危、中危、高危。低危的病人可以靠支援療法輸血,活十年八年都有可能。中危的病人有一半轉為高危,高危的病人90%都要轉為急性髓細胞白血病,MDS根據低中高危組大約分六個類型,有15個亞型,非常複雜,發病機制也不完全清楚。
MDS治療:療法有限 危及生命
MDS的治療在國際上沒有理想的方法。低危、中危患者主要是維持治療,靠輸血,輸血小板,和用一些免疫抑制劑來治療,高危病人的治療方法主要是化療。但是很多病人往往都是60歲以上的老年人,各種器官的功能狀態不好,化療非常難開展。所以這麼多年來MDS仍然是難以治癒的疾病。骨髓移植可以使部分患者治癒,治癒率約30%,非常低。所以說MDS比白血病還要可怕,比白血病治癒率還要低。低中危的MDS病人可以活較長時間,但是生活品質差,因為治療主要靠輸血和輸血小板,各種器官被侵犯後會出現各種的問題。老年人多伴有心臟功能、腎臟功能、腦功能,肝臟功能不全,治療用藥非常複雜;長期輸血造成鐵過量,出現心臟、肝臟的鐵沉積或者叫做鐵超載,壽命不會超過5年的。所以說對70%~80%的低中危病人,目前沒有特定的藥物。主要是靠輸血,細胞因數,靠一些免疫抑制劑。
20年研發,尿多酸肽治療MDS走進臨床
尿多酸肽(喜滴克)是從成人尿裡提煉出來的多肽,它的發現者是美國M.D.Anderson的華裔教授。二十多年前由王振義院士首先宣導的,王院士介紹給我,讓我來做相關的研究。我們做了很多基礎研究,發現尿多酸肽可以使這些惡性克隆轉變,可以使這些不能造血的幹細胞來造血,可以改善症狀,可以使血液學症狀和骨髓症狀得到緩解,我們發現它是治療低中危MDS的很好的藥物。國家也批准了它在低中危的MDS患者中開展研究,目前正在觀察。在10年前,我們18個中心用尿多酸肽治療低中危的MDS,入組了178位患者,血液學緩解率都在56%到62%左右,而且它的副作用非常小,178位患者裡有一半的患者血液學得到緩解,減少了輸血和輸血小板,生活品質明顯提高。
尿多酸肽的原理是可以使MDS克隆改變,正常造血得到恢復。MDS最大的難點是異常造血,但用了尿多酸肽後可以使正常造血得到恢復,所以我們感覺它是一個治療低中危MDS非常好的選擇。目前我們正在做一個更大的臨床研究,等研究完成後,如果藥監局能批准用於低中危的MDS,這將是中國的一個首創。我們設計這個研究者發起的臨床研究,來看尿多酸肽治療低中危的MDS的療效。喜滴克還有口服劑型,患者可以持續服用,希望把 MDS變成一個慢性疾病,像糖尿病、高血壓,持續用藥,長期生存。使我們的MDS病人獲益,尤其是老年人的低中危的MDS患者,同時獲得一個非常好的生活品質。
所以我們現在也在做全面的基礎和臨床的研究。大約在明年年末可能這個藥已經研究全部結束,並申請國家的批准,我們期待藥物上市,期待我們MDS低中危的病人活得更好,生活品質更好,像慢性病一樣的管理,也期待尿多酸肽快速的進入臨床來為病人造福。
來源:腫瘤資訊
話題 Press release summary
部門 BioTech, Healthcare & Pharm
https://www.acnnewswire.com
From the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Copyright © 2024 ACN Newswire. All rights reserved. A division of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