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香港, 2022年3月14日 - (亞太商訊) - 2022年是中國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重要一年,建築業如何走好新的「趕考路」令人矚目。作為中國建築工業化的推動者和踐行者,長沙遠大住宅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遠大住工」)以不斷升級完善的多元産品矩陣和技術體系,讓城鄉空間變得更加高效、綠色、環保和可持續。 多元產品體系助力城鄉建設綠色低碳發展
今年的全國兩會,綠色低碳話題的熱度依然不减,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就「雙碳」提出了多項具體任務。建築業作為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大戶,建築全過程碳排放總量佔我國碳排放總量的一半以上,因此建築業如何實現節能降碳受到了廣泛關注。
建築工業化是建築業實現綠色轉型、高質量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贏得未來的關鍵抓手。近年來,遠大住工堅持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發展,通過積累産品和技術優勢,持續加大綠色低碳建築研發力度,在迭代中創造精細化、定製化、差异化的產品,建立了多元產品體系:以遠大魔方為代表的模塊化建築,沉耕文旅、公共、辦公、醫療等領域,去年實際交付落地項目遍布16個省份;高品質人才公寓産品,助力「十四五」期間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有望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問題;更具城市特色的智慧駐車綜合體產品,著力解决市民出行剛需、緩解城市交通壓力,同時融合新型商業形態,打造城市文化新名片……
「十四五」期間,國家持續加强縣城綠色低碳建設,加快農房和村莊建設現代化,打造綠色低碳鄉村。同時,新冠肺炎疫情也對改善居住條件和居住環境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遠大美宅系列針對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的硬性需求,在市、縣、鄉鎮各級都已有了良好的應用:多層全裝配集成建築産品的建設效率大幅提升,精裝100天內交付,多層小區半年內完整交付;美宅產品精准發力農村自建房市場,不僅切實提升鄉村人居品質、助力宜居鄉村建設,還建立了建築產品直接面向終端用戶的B2C商業模式。
從城市到鄉村,遠大住工繪就中國城鄉發展最美底色,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之路;遠大住工將民生大計與企業發展「同頻共振」,邁進了高質量發展之路。對此,遠大住工董事、總裁唐芬表示:「遠大住工從創立以來,無論是推進建築生產方式的變革,還是研發任何産品和技術,都將節能和環保作為核心宗旨,都希望產業能進一步向綠色可持續升級,實現綠色低碳、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未來也將繼續保持綠色科技産品引領,持續為行業、為社會創造價值。」
產品力升級 推進產業園區人才高地建設
今年全國兩會,「保障性租賃住房建設」被諸多代表提及。而2021年7月發佈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意見》明確,「十四五」期間,應按照職住平衡原則,支持利用城區、靠近產業園區或交通便利區域的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或可將產業園區中工業項目配套建設行政辦公及生活服務設施的用地面積占項目總用地面積的比例上限由7%提高到15%,由此促進産城融合,達到供需匹配、職住平衡的基本原則。因此,完善產業園區居住配套、助力人才「安居樂業」受到了廣泛關注。
如何「引人、用人、留人」,成為企業、産業園區及各地政府需要共同探索的命題,也成為了遠大住工發展的新機遇。目前,遠大住工全新升級的高品質青年公寓系列產品,可靈活滿足大體量社區化和高端化的租住需求,多層人才公寓50天精裝交付,高層人才公寓150天精裝交付,能更好更快解决新市民、青年人住房問題;而以模塊化空間産品技術打造的遠大魔方人才公寓産品,真正實現「像造車一樣造房」「像交車一樣交房」,讓人才進得來、留得住,提升企業人才「吸附力」,有效推動區域發展,讓人才高地躍變爲創業高地,切實提高城市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除了大幅縮短建設周期外,遠大人才公寓系列産品在建築品質、低碳節能等方面也極具優勢:工廠化生産,滿足國家現行規範要求;安全綠色環保,拒絕滲漏;模數不變,可任意組合,能更好平衡個性需求與標準化模數之間的成本管理,解决了傳統模數建設周期長、成本高、品質低的問題,有效節約了資金和時間。
為實現更高層次的産城融合,達到供需匹配、職住平衡,遠大住工在產品力上持續進階。當下,青年群體已經成為國家建設的主力軍,青年群體在居住方面,更加看重居住環境的舒適性、私密性與社交性。遠大住工的人才公寓產品,在滿足租賃住房及基礎服務配套的前提下,還提供了整層公共區域,打造了豐富的共享空間,集居住與社交於一體。此外,遠大住工還以年輕人的需求為中心,豐富園區配套建設,契合差异化、多樣化的租賃住房需求,讓新市民、青年人留得住、住得好,為更多人點亮美好生活。
話題 Press release summary
部門 Construct, Engineering
https://www.acnnewswire.com
From the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Copyright © 2025 ACN Newswire. All rights reserved. A division of Asia Corporate News Network.
|
|